民银智库《每周金融观察》(2019.7.1-2019.7.7)_利率

发布时间:2021-02-24 发表于话题:征信风险指数200可以贷款吗 点击: 当前位置:龙发金融 > 财经 > 投资 > 民银智库《每周金融观察》(2019.7.1-2019.7.7)_利率 手机阅读

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下行。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变动-33BP、-39BP、-63BP、-4BP至1.06%、2.17%、1.91%、2.33%;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R001、R007、R014、R1M分别变动-42BP、-55BP、-43BP、-52BP至1.13%、2.11%、2.43%、2.90%;各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Shibor1W、 Shibor1M分别变动-32BP、-33BP、-22BP至1.06%、2.27%、2.46%。

债券收益率全线下行。上周1Y、3Y、5Y、10Y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变动-5BP、-4BP、-4BP、-5BP收至2.60%、2.90%、3.02%、3.17%。1Y、3Y、5Y、10Y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变动-6BP、-3BP、-14BP、-5BP,收于2.67%、3.16%、3.39%、3.56%。信用债方面,1Y、3Y、5Y期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分别变动-6BP、-11BP、-10BP至3.14%、3.57%、3.91%;1Y、3Y、5Y期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分别变动-4BP、-5BP、-10BP至3.65%、4.08%、4.78%。

受流动性充裕、基本面疲弱、宽松预期加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周债市收益率出现明显下行,10年国债、国开债均下行5BP左右至3.17%和3.56%。

上周货币市场隔夜利率DR001和超额准备金率首次出现倒挂,短期流动性十分充裕。上周DR001收盘价最低为0.84%,而盘中成交价也向下突破了0.72%的超额准备金利率,DR001史上第一次与超额准备金利率倒挂,而DR007则在6月份以来基本处于7天逆回购利率2.55%的下方。尽管央行上周未开展资金投放操作,保持流动性净回笼,但前期的大量投放叠加6月财政支出较多导致短端流动性极其宽松。当前的利率倒挂可能存在非市场因素干预,预计未来利率倒挂难以持续,但流动性分层情况下资金大幅收紧可能性较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同业市场收缩引起的流动性分层,未来仅靠公开市场操作层面大量的流动性供给并非长久之计,数量型调控政策在短端资金价格向长端传导的过程中将遇到瓶颈,结构化降准或适当降低政策利率或将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虽然经贸摩擦缓和,但PMI数据显示基本面依然疲弱。G20峰会上,中美双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贸易谈判重启,市场风险偏好小幅回升,但整体而言基本面依然疲弱。6月制造业PMI为49.4%,与5月持平,仍在荣枯线下方,表明制造业依然偏弱,需求、生产双双放缓,价格下跌。6月内外需同时走弱,新订单指数回落0.2个点至49.6%,回落至年初水平,下滑主要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进口回落0.3个点至46.8%,表明内需也有所走弱。同时生产指数继续回落至51.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生产有所弱化,降至荣枯线下方的49.9%,中小企业环比走强但仍然位于荣枯线下方。

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讲话加强了市场的降息预期。总理在论坛上强调,要围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综合采取降准、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市场化创业投资加快发展等措施,推动融资状况明显改观、融资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当天市场对总理讲话做出了积极反应,DR007下行30.14BP,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909上涨0.48%,为今年3月8日以来最高涨幅,也是近4个月最大涨幅。

在贸易摩擦有所缓和后,债市的关注点将更多地聚焦国内基本面以及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本周将出炉的金融数据以及7月15公布的经济数据将对市场预期以及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产生重要影响,预计当前无风险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需警惕国内外经济数据超预期的风险。例如近期BDI指数快速走强、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中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日本和欧洲经济可能边际企稳等信息显示,虽然全球经济周期性下滑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其节奏或许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样快。预计短期内,市场预期和实际经济数据之间的预期差将主导近期的债市走向。(麻艳)

美元指数重回97关口上方。上周美元指数呈现震荡上行走势,周五收于97.2614,较前周上行1.11%;非美货币多数收跌,其中欧元兑美元贬值1.29%,收于1.1225;日元贬值0.60%,收于108.49;英镑兑美元贬值1.32%,收于1.2529;澳元兑美元贬值0.59%,收于0.6980。

人民币汇率震荡调整: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与即期汇率有所背离,中间价由6.8747上调至6.8697,累计升值50bp。在岸与离岸市场方面,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8683下调至6.8781,累计贬值98bp;离岸即期汇率收盘价由6.8687下调至6.8954,累计贬值267bp。篮子货币方面,在6月21日至6月28日期间,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整体下行。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3.23降至92.66;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6.69降至96.09;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3.43降至92.89。

1、美元指数重回97关口上方,人民币汇率呈现震荡调整态势

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并收复97关口。上周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后收于97.2614,较前周上涨1.11%。具体而言,周初美元指数快速走升,主要受到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修正的提振。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几位联储委员的公开发言,削弱了6月FOMC议息会议后市场对美联储快速降息的预判;G20峰会中美领导人会晤提振乐观情绪,使得市场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因此前市场已较为充分定价了美联储降息预期,预期的持续修正助推美元指数快速反弹。但由于日内公布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降至51.7,为2016年10月以来新低,且结合新订单指数等分项数据来看,美国经济疲软态势愈发明显,限制了美元指数上涨空间。此外,周内公布的6月ADP就业人数、5月贸易逆差等经济数据亦表现欠佳,但因市场聚焦将于周五公布的6月非农就业数据,叠加美国独立纪念日假期降至,整体交投相对清淡,美元指数仅小幅波动。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6月非农就业报告,新增就业22.4万人,较上月强势反弹且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结合小时工资、失业率等数字情况来看,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健康;5月较差的就业数据仅是正常波动,市场此前对基本面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前期打得过满的降息预期或需进一步修正。

多空因素交织下,人民币汇率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一是贸易谈判乐观预期提振人民币汇率走升。今年5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波澜,一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压下挫近敏感点位,6月18日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使市场预期有所缓和,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会晤重启贸易磋商,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周初人民币汇率高开。但随着G20峰会传递的乐观信号逐步被市场消化,投资者关注点重回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虽周三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库德洛表示中美高级谈判代表将于一周内开启贸易谈判,短线提振人民币汇率走强,但在缺乏增量利好及明确方向指引背景下,仅消息面因素难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持续有效支撑。二是购汇需求旺盛对人民币形成一定拖累。每年6、7月通常为境外中资上市企业购汇分红的高峰期,企业刚性购汇需求较大;叠加临近暑期,出境游等因素推升居民部门用汇需求。三是国内基本面仍待夯实。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面临更为严峻的内外部压力,上周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为49.4,仍位于荣枯线下方,且需求、生产双双放缓,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呈现小幅回落。本周及下周将有多项月度经济金融数据公布,需重点关注数据所反映的国内基本面情况及其可能引发的宏观政策边际变化。

2、上半年外汇市场回顾与分析

201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基础持续弱化,以美联储不断释放鸽派信号为代表,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宽松。年初至今,美元指数主要在96-98区间呈现高位震荡,虽二季度有多个交易日站上98关口上方,但6月份以来振幅有所扩大且整体价格中枢逐步下移,2019年上半年累计跌幅0.12%。在美国经济基本面构筑汇率底部支撑、美联储宽松预期不断确认、主要非美货币表现相对欠佳等背景下,美元指数虽上涨动能不足,但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欧元方面,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欧洲内部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欧元年初以来持续承压下挫,4月中下旬至5月末基本位于1.12关口下方窄幅震荡整理,欧央行6月议息会议决议不及预期鸽派,叠加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指数和服务业PMI指数双双呈现反弹等数据表现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欧元价格中枢借势美元指数调整呈现反弹回升但整体波幅明显扩大,2019年上半年累计跌幅0.82%。下半年重点关注第三轮长期再融资计划实施细节及欧盟机构领导人换届。英镑方面,上半年主要受到脱欧不确定性影响,乐观预期提振时英镑显著上涨,悲观预期传出则转而大幅回落,但随着硬脱欧风险的抬升及市场担忧英国经济将受到牵连,二季度英镑大幅承压下挫, 6月中下旬一度下探至1.2534低位。英国首相人选即将揭晓,当前市场对英国脱欧前景的预期并不乐观,或持续拖累英镑。日元方面,日本经济内外部风险加大、通胀持续低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使得一季度日元显著承压,但受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提振市场避险需求,加之日本经济整体仍延续温和扩张态势,日元二季度快速走升,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降至107.18,日元2019年上半年累计涨幅1.59%,在非美货币中表现较为优异。新兴市场方面,受到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暗淡、地缘政治风险抬升、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不确定性拖累,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有所减弱、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向宽松,继新西兰和菲律宾央行于5月宣布降息后,印度央行于6月初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年内第三次降息;此外,俄罗斯央行近期也宣布下调关键利率,并表示今年可能还会再下调两次利率。

人民币汇率方面,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和市场预期仍然受到外部不确定性的高度影响。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大致呈现先扬后抑走势,仅从6月末时点数据来看,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贬值115点,跌幅0.17%;即期汇率由上年末的6.8658小幅下调0.04%至6.8683,但受到中美贸易摩擦走势、国内基本面情况及市场预期变动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期间波幅较大,2月中下旬曾最高升至6.6835附近,6月份则最低触及6.9332,因逼近关键点位一度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整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即期汇率多数时间仍与美元指数呈现一定的镜像关系。(董文欣)

金价高位回调。期货方面,COMEX黄金上周收于1401.20美元/盎司,较前周下跌11.30美元/盎司,跌幅0.80%。现货方面,伦敦现货黄金收于1388.65美元/盎司,较前周下跌20.35美元/盎司,跌幅1.44%。截至周末,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量为796.97吨,较前周增加2.93吨。

国际油价震荡微跌。具体来看,Brent原油上周收于64.44美元/桶,比前周下跌0.11美元/桶,跌幅0.17%。WTI原油上周收于57.73美元/桶,比前周下跌0.47美元/桶,跌幅0.81%。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方面,截至6月2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08.5万桶,预期减少248.4万桶,前值为减少1278.8万桶;汽油库存减少158.3万桶,预期为减少217.5万桶,前值为减少99.6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140.8万桶,预期减少124.3万桶,前值为减少244.1万桶。炼厂设备利用率与前周持平。

金价继续高位回调。在前期黄金价格劲升至6年高位后,市场对黄金未来走势出现一定分歧,本周金价继续高位回调。从具体因素来看,促使偏空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一是受中美贸易前景改善影响,避险情绪舒缓;二是受美国就业数据表现较好的影响,周五公布的6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走强,打压降息预期。实际上,5月份以来,美元和黄金的负相关性持续快速增强,这意味着近期影响预期的主要关注点是在美联储的降息,并且由于此前黄金暴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绪主导,因此短期也需谨防情绪逆转带来的行情波动风险。展望下半年,全球货币政策仍大概率倾向于宽松,这对黄金市场仍形成支撑,不过全球经济“硬着陆”或陷入衰退的风险同样偏低,这意味着黄金难现趋势性的上涨行情;此外美国对伊朗制裁的不断拉锯、反复施压过程会阶段性的给黄金以支撑。

国际油价震荡微跌。尽管OPEC+达成减产协议且G20会议传出中美恢复谈判的利好,但由于周初全球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比如6月份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均有所收缩,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亦有所放缓,致使市场对经济放缓拖累原油需求的担忧再起,周二油价暴跌4%左右。此后预期有所恢复,油价又逐渐提升,全周来看震荡微跌。展望下半年,原油市场仍面临多空交织的局面:供应端,OPEC+减产协议延期板上钉钉,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增加对冲部分影响;需求端,中美经贸磋商重启,成功避免贸易摩擦急剧恶化风险,但磋商结果仍难预料;地缘政治风险仍然较高,伊朗、委内瑞拉以及利比亚等产油国的供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总体而言,供需两端基本面对于油价的影响相较上半年或会有所减弱,后续应着重关注地缘政治事件可能引发的大幅波动。(李鑫)

主要市场指数高开低走:上周主要指数高开低走、震荡回落,深证成指涨幅居首。上证综指、上证5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深证成指、沪深300等主要指数分别上涨1.08%、1.07%、2.12%、2.40%、1.86%、1.93%、2.89%、1.77%。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25家上涨,3家下跌;涨幅前五位分别为国防军工(6.24%)、家用电器(5.06%)、农林牧渔(3.85%)、汽车(3.48%)、房地产(3.40%);涨幅后五位分别为钢铁(0.71%)、商业贸易(0.29%)、银行(-0.01%)、休闲服务(-0.07%)、有色金属(-0.30%)。国防军工、家电、农业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

消息方面,上周,数据显示,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为49.4与52,预期分别为50.1和52.6,均低于前值。IPO下半年现场检查即将开启。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落实情况汇报,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多先行先试。上交所称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约有25家公司成为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

一级市场融资额环比大幅增加:按照上市日口径计算,上周股权融资金额和家数分别为837元和11家。其中,IPO融资金额20亿元,家数为2家;增发金额737亿元,家数为3家;配股金额8亿,家数为1家;优先股金额0亿,家数为0家;可转换债金额20亿元,家数为4家;可交换债金额3元,家数为1家;融资家数较前周增加1家,金额较前周增加723亿元,融资额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云南白药和世纪华通增发在上周完成所致。7月5日证监会核发2家企业IPO批文,分别是国联视讯和科瑞技术,未披露筹资金额。此外,证监会已同意25家公司科创板IPO注册。

上周央行有3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未进行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逆回购到期、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央行表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由前期“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向“处于较高水平”变化。货币市场利率、国债收益率等大数下降且跌幅较大。银存间隔夜质押式回购(DR001)加权平均利率连续多日低于1%,并创近10年来最低水平。上周2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和10年期国债期货资金价格指数与前周比分别上升6个基点、上升24个基点和上升54个基点。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22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上周每个交易日A股市场成交金额分别为6137.64亿元、5384.61亿元、4879.27亿元、4383.35亿元和3740.73亿元。全周总成交额和日均成交额分别为24525.59亿元、4905.12亿元,两个指标与前周比均上升7.08%。全周主要指数呈现高开低走、震荡回落走势;全周虽然收涨,但是一个周假阴线。截至7月4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9207.5亿元,较前周增加约91亿元,上周周一至周四每日增加额为55亿元、15亿元、37亿元、2亿元,总金额增幅比前周有所放大。数据显示,“正规杠杆”为代表的市场自由资金重新入市节奏有所加快。上周北向沪深港通资金呈现小幅净流入态势,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0.37亿元,流速呈现减少态势。市场结构来看,主流资金多流向现金流充裕的大消费行业白马蓝筹公司股票。

上周上交所称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仪式。据统计,首批25家企业平均募资约12.44亿、合计募资约310.89亿,相当于2019年以来月平均融资金额。上市首日估算约有311亿流通市值,在不存在涨跌幅交易条件下,预计会吸引600亿A股资金进行交易,因此科创板正式运行对主板交易存在抽血效应。此外,从市场化发行定价来看,多数科创板企业发行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科创板平均融资金额稍高于当前主板、中小创板的融资金额。科创板高发行市盈率和高融资额叠加二级市场上市流通交易将会持续对主板资金产生分流,其累积效应将会对当前的存量资金博弈行情带来较大冲击。

上周为7月首周,市场再次掀起计划小高潮。据统计,股东减持计划起始日处于7月的有200家上市公司,涉及减持金额达289亿元。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涉及股东人数和计划减持数量上限分别为1589次、2709人和262.94亿股;三项指标在2018年下半年分别为1010次、1733人和156.68亿股。此外,2019年以来共有24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和董监高终止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2018年全年为12家;终止增持上市公司数量同比翻倍,不少终止增持公司在增持期届满前“一股未买”,“忽悠式”增持意图明显。大批量的减持意味着市场的供求关系需要重新平衡,从资金供求关系来看,减持持续增加成为制约全面性牛市到来的主要因素。

上周五美国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4万,非农远超预期降低美联储降息预期。数据公布后,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出现上涨,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1个基点,报2.037%。债券收益率持续走高明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期望正在逐步修正。最新就业数据相对强劲意味着美联储降息步伐减缓或者降息幅度减少。上周国内6月PMI数据发布也低于预期,此外,6月重卡销售较3月份大幅回落间接验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政策操作将会迎来更大空间。之后国内股票市场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阶段性宽松,利率的下降将为估值带来较大支撑。(李相栋)

二、金融行业动态

1.聚合模式逐步落地,缓解普惠金融供求失配

近日,“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以“普惠信贷 聚合发展”为主题的专业论坛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普惠信贷聚合模式研究报告》,指出传统信贷在获客、征信、风控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和重新组合,来重塑传统信贷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聚合模式成为普惠金融的破局之道。

聚合模式的创新带来普惠金融实践的不断深化、触达的群体不断扩大,成本也在有效的降低。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风险出来。应该在现有的框架下适应这种变化和创新,同时给未来的发展留下适当的空间。

普惠金融是世界性的难题,其成因与供求双方的特点有关。在需求端,普惠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三农”、“双创”及其他弱势群体为主,缺乏足够的抵质押物,自身经营也相对脆弱,抗风险能力差。而在供给端,传统金融机构受限于自身经营模式,以及审慎监管的要求,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有效触达长尾客户。供求失配造成了普惠金融客户“融资难、融资贵”与金融机构“资产荒”并存的现象,资金无法被导引到实体经济,转而在金融层面形成空转和套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扭转这种供求错配的局面,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改善。在普惠金融的层面上,重点在于如何根据供求两端的特点,通过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模式创新,来弥补传统金融业务的不足。

普惠金融的第一次进化:在“单兵作战”基础上探索“科技赋能”,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短板。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在“单兵作战”基础上,很多机构开始探索“科技赋能”模式,通过技术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短板,成为普惠金融的第一次进化。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背景的新金融巨头依托自身场景、流量、技术能力,与合作方在线联合贷款或者纯粹的获客辅助,效率更高、风险更可控。通过这一模式,互联网背景的科技公司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既有业务的线上化、智能化、数据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改善用户体验,“科技赋能”的模式促进了新旧动能融合,延展了银行、互联网信贷服务商等机构的业务边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惠信贷发展。但是,科技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边界,其优势主要集中在线上,在进一步市场扩张和下探,或满足存量客户更复杂多元的融资需求时,其商业可持续性均或多或少遭遇挑战,需要通过突破现有模式的局限来应对。一方面,纯线上经营模式能支持传统机构为移动互联网族群提供契合他们习惯的快捷服务,但难以覆盖大量存在于线下、互联网能力薄弱的长尾人群。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积累和融合的线上数据能够支持其有效进行身份识别和欺诈风险辨识,开展小额、短期、消费性贷款业务,但在中大额、中长期贷款的信贷风险甄别上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限制其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的服务能力。

普惠金融的第二次进化:在“分层服务”基础上探索“搭台找角”,构建有效、可持续的普惠生态体系。普惠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具有金融需求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且分散、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金融素养和互联网接受及运用程度参差不齐等特点,而单一金融机构在普惠信贷业务开展中,存在获客渠道单薄、自有数据风控效果不理想、风险自担情况下风险过于集中、资金供给受限从而影响规模成长等诸多问题。为此,面对普惠金融目前依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分层服务、优势互补的聚合模式应运而生。聚合模式是依托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将在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各有所长的机构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生态体系的普惠信贷业务模式。在聚合模式中,诸多业务参与方在遵循自身经营资质要求和机构间合作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在业务属性、服务网络、数据沉淀、科技研发、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信贷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和“赋能模式”,聚合模式更具灵活性与机动性,其实质是主动找到业务经营中的缺陷,整合在该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构,通过协同作用消除短板,同时通过最大化普惠信贷业务中各核心节点的产能,降低成本,惠及民生。这一模式也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就表示,要在普惠金融体系中打造竞争有序、相互合作的机构供给市场,鼓励探索如何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一种开放系统。

事实上,伴随着客观因素推动及前几年的探索,聚合模式已有相对成熟的案例,有些平台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例如,平安普惠构建起以融资担保为核心的聚合式借款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信用中介”属性,整合信贷业务链条中各种优势资源,破解小贷业务获客难、服务难、风控难、成本控制难的行业“痛点”。截至2018年,平安普惠已累计为1000万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务,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业务占比超过30%,管理余额中的小微企业业务占比达50% 此外,蚂蚁金服在“三农”方面通过多方触达将客户信息数字化后,在风控节点上依托合作方的支持与自身力量,探索出了众多使用农业特色的数据维度和模型算法。截至2018年6月末,蚂蚁金服在支付、保险、信贷方面服务的“三农”用户数分别达2.37亿户、1.95亿户、1.09亿户,服务了393.5万家农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户。

平衡好监管与创新关系,实现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时代机遇,经过两次进化,普惠金融逐渐探索到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单打独斗到科技赋能,再到行业聚合,每一步的进化和变革,都对普惠金融行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聚合模式被整个行业所接受,普惠金融未来的图景也将变得清晰可见。但伴随新模式出现,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需因势利导,平衡好监管与创新关系。在普惠信贷的聚合生态中,要严格准入,规范不同类型机构间的合作,保持信贷业务监管的一致性;要明晰法律关系,厘清责任与风险的承担主体;要完善制度,强化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实现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张丽云)

2.银保监会调控房产信托业务

上周,银保监部门针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开展窗口指导。被指导机构包括中融、中航、江苏国信、万向、兴业、交银国际、光大、五矿、百瑞、国民等十家。据了解,约谈警示要求相关信托公司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总要求,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现行房地产信托监管要求。要求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确保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与自身资本实力、资产管理水平、风险防控能力相匹配。

窗口指导有保有压。被接受约谈十家信托机构窗口指导内容总体有保有压。“保”的方面体现在已备案项目不影响发行及成立,城市更新类旧改项目暂时不受窗口指导约束。“压”的方面体现在被约谈机构2019年房地产信托规模不得超过6月末规模,未备案项目、符合432的通道类房地产项目和地产公司并购类项目全部暂停。此外,各家公司收到监管要求不尽相同,有所区别。“自觉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三季末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不得超过二季末”和“全面暂停地产信托业务”等举措各有针对。窗口指导是分类施策,核心是要求信托公司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确保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与自身资本实力、资产管理水平、风险防控能力相匹配。

此次信托窗口指导主要是落实5月份出台的“23号文”监管要求,“23号文”文旨在规范整治房地产金融市场乱象、抑制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企业;主要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并且与自身资本、风控不匹配的信托机构。据了解,“23号文”要求不得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从而严格限制前端融资模式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在快速发展中部分存在“合规“风险,加强地产信托业务调控将推动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优化结构、有效转型。

房地产信托发展持续保持收缩态势。此次地产信托业务调控不会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占信托总资产的比重相对较小,但对个别信托公司影响较大。201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降温和库存增加,房地产融资需求下降向房地产信托的传导导致其高速发展势头出现收缩态势。本轮房地产信托启动始于2016年四季度,彼时房地产信托余额为14295.37万亿元,占信托业资产比重为8.19%,此后房地产信托发展经过连续6个季度的扩张,至2018年第二季度,房地产信托余额为25072.49万亿元,占信托业资产比重为12.32%。期间,6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21.73%、35.59%、52.71%、59.69%、50.54%、41.63%,从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增速已经分别降至26.58%、17.72%、18.34%。截至2019年5月末,房地产信托资产余额3.15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14.00%;较年初增加1665.97亿元,同比增长15.15%。按照房地产信托发展态势,预计2019年下半年增速将会降至个位数。长期来看,房地产信托成立数量和金额高低取决于房企拿地多少以及衍生的融资需求。从全口径融资来看,数据显示2019年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总额环比大降超5成,创两年来月度新低,从侧面证明房地产信托收缩的内在原因是房地产市场降温。(李相栋)

1.焦点评论

7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保险机构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管理,规范投资行为,防范资金运用风险,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此之前,2012年10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首次明确险资可投资信托计划,信保合作放开。2014年5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基础资产类别及信托公司资质,加强风险管理。自2012年10月信保合作开闸以来,保险资金投资资金信托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为加强险资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管理,规范投资行为,防范资金运用风险,银保监会修订并发布了此次新规。新规在信托公司选择标准上略有放宽,对信保合作内容要求更高,有助于强化监管,提升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新规的发布是银保监会推动险资更好地服务保险主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对强化信保合作业务监管,发挥险资长期稳健投资优势,提升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重要意义。

7月2日,国务院总理出席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致力于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本次论坛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正如总理所言,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推进贸易和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健全公平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总体上使各国受益。回顾过去一年,我国不仅放开了外资进入各金融行业的限制,包括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还积极促成沪港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落地,实现了金融服务业的加速开放和全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监管层致力于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金融开放与金融风险防控两手抓,在避险的同时确保开放进程的平稳推进,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

2.监管动态

央行:征信市场对内开放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日,央行副行长朱鹤新撰文指出,征信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当前尤其应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征信市场进一步对内开放应坚持高水平发展的原则,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只有标准严、门槛高,才能确保市场准入的机构是有高水平竞争力的机构,才能符合征信机构少而精的市场规律,才能确保征信市场的活力和动力,才能确实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征信服务的全方位需求。

发改委:核准7家国企发行520亿企业债

7月2日,发改委核准同意7家企业发行总计521.1亿元企业债券,包括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发行150亿元公司债券、陕西西咸新区发展集团发行120亿元公司债券、四川省成都兴城投资集团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广西建工集团发行80亿元公司债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发行60亿元公司债券。此前6月13日,发改委核准同意30余家、总额1400亿余元企业债。

7月1日,央行公告称,央行党委近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时指出,要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重大风险作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重中之重,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当前要特别关注外部输入风险,防止外部冲击、市场波动传染,积极防范化解重点机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央行: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7月3日,央行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19”上表示,央行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造债券回购交易机制,持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 要债券指数,并宣布了一系列支持债券通发展的新举措:扩大报价机构范围,新增13家,总数增至47家;优化相关交易机制;推动债券通、结算代理模式、QFII/RQFII渠道整合;开展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丰富外汇对冲有关渠道等。

证监会:与财政部、香港证监会签署审计工作底稿合作备忘录

7月3日,财政部、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获取因对内地在港上市公司进行审计而产生并存放于中国内地的审计工作底稿,签署合作备忘录。三家监管机构在备忘录下的合作协议,将有助证监会在调查内地背景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其相关机构或人士的过程中,获取由香港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期间编制并存放在中国内地的审计工作底稿。

央行:一季度移动支付业务量已达196.9亿笔,同比增长79.60%

7月3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665.54亿笔,金额931.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0.12%。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62.86亿笔,金额622.68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34.59%,金额同比下降2.06%;移动支付业务196.9亿笔,金额86.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6%和22.32%。

3.同业资讯

大型国有银行

邮储银行:拟发行不超过51.72亿股股份

近日,证监会披露了邮储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邮储银行此次A 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51.72亿股(不超过A股发行后总股本的6%),发行后该行的总股本为862.03亿股。邮储银行表示本次上市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充实该行的资本金。

工商银行:连续七年蝉联全球千家大银行榜首

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工行以3375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连续七年位居榜首。同时,按照总资产和税前利润排名,工行继续位居全球银行业第一。《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此次共有136家银行入围1000强银行榜单。榜单前十大银行中,中国和美国的银行各占据四席,英国和日本则各有一家银行入榜。

近日,农业银行首次出台《港口行业信贷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既是农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稳投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交通运输领域补短板的主动作为,为农业银行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支持港口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银行:发行4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获央行批准

7月4日,交通银行公布公告称,其已于近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允许决定书》,赞成该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交通银行将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刊行办理措施》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刊行办理操作规程》,做好二级资本债发行事宜。

7月1日,进出口银行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双方共同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合力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小微、“三农”、扶贫、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在担保、再担保、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合作,共同开创合作共赢、携手并肩支持普惠领域发展的新局面

全国股份制银行

近日,光大银行联合多地高校及社区开展“光大体验官”招募活动,邀请客户亲身体验光大银行“黑科技”,感受银行的特色服务,同时现场分享使用感受,提出意见与建议。参与活动的客户可受聘成为“光大体验官”,反馈使用报告,提升光大手机银行用户体验。光大银行致力于打造金融+生活+服务一体化的阳光生态圈,以光大手机银行为平台,向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和贴心的金融服务。

浦发银行:获央行批准发行不超300亿元永续债获央行批准

7月2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央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核准额度自决定书发出之日起2年内有效,在有效期内可自主选择分期发行时间。 浦发银行表示,公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结束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该债券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兴业银行:获央行批准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7月3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已于7月2日收到央行出具的行政许可决定书,同意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核准额度自决定书发出之日起2年内有效,可选择自主分期发行。

光大银行:与平安好医生共建“医疗健康+金融”新生态

7月2日,光大银行与中国平安旗下的医疗健康生态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业务优势,开创医疗健康服务的金融应用场景,携手打造“医疗健康+金融”新生态。据悉,截至2018年12月末,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2.65亿,期末月活跃用户数达5470万,是国内覆盖率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

7月3日,民生银行西宁分行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签署《支持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科技智慧支行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先进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以及核心企业产业链开发。

7月1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准许该行筹建理财子公司——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这也是国内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世以来,首个获准入局的城商行。根据年报,截至2018年末,杭州银行存续理财产品规模1931.9亿,其中非保本理财规模1874.8亿,较年初增加101.74亿。

7月3日,广州农商行公告称,董事会决议通过发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其中绿色债券不超过5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债券不超过150亿元。年期最长不超过5年。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贷款,小微企业专项债券所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07月01日——07月07日)

minshengyinhang

minshengyinhang

联系人|李鑫(_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longfajr.com/info/249124.html

标签组:[金融] [银行] [投资] [普惠] [经济] [融资公司] [银行风险] [银行融资] [外汇] [银行监管] [融资风险] [融资监管] [央行逆回购] [基本面] [央行降息] [美元指数]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人民币汇率改革

财经推荐文章